无花果《最后的蛮荒》(59)
读《最后的蛮荒》有感:我们需要这样的声音
佚名
时至今日,无花果的新作<最后的蛮荒>在网上的连载逐渐接近尾声。最初了解到无花果是通过<穆斯林的现状与展望>一书,阅读此书,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怀揣着对伊斯兰的爱,在主道上默默耕耘的穆斯林兄弟的身影。虽然许多人对其褒贬不一,但正是这样一位“格格不入”的穆斯林学子,从绿色中华到今天,打破了穆斯林不热衷对外宣教的常态,敢于揭露中国穆斯林中的一些糟粕.....
依稀记得一句话:“任何宗教如果没有把他本质的东西发挥出来的话都会是一种迷信,或者是一种盲从......”而无花果正是扫除了伊斯兰在中国发展中遗留下来的一些糟粕,宣扬着伊斯兰的本质。他,注定在中国伊斯兰宣教事业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或许,现在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接触到他的思想,正如胡适那般,在那段人们不愿提起的日子里,许多人疯狂的对其诋毁谩骂,也难掩其思想的绽放。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他,听到他的声音。
读<最后的蛮荒>,虽言语没有那么华丽,但话糙理不糙,句句针针见血,戳到痛处。
书中,无花果对中国社会上一系列丑恶事态的深切批评,我看到的这些批评不是一味的丑化,而透着恨铁不成钢的一面,正如萨义德所说:“批评的社会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类自由而产生的非强制性的知识”。有了批评,有了发声,我们才会认清事实,而不是夜郎自大,自娱自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花果,作为一位中国穆斯林作家,在看到社会的种种病态时,敢于冲破险阻发声,或许这才是知识分子该有的样子。
在中国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文化是混杂的,但不同的文化却是彼此相关的,如果我们不走出老回回的局限,向其他非穆传达天启,以包容的态度去容纳他人,甚至容纳“异己”,最后只能滋生出狭隘的民族主义,伊斯兰是普世的宗教,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专有,穆圣辞朝演说时,那“白种人不比黑人优越,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优越”的发声正是最有力的说明。
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那些不足,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需要这样的声音,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反对什么,我们正是需要借着这样的声音,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中国伊斯兰稳麦的现状。也如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提到那般“局内人促进特殊的利益,但知识分子应该质疑爱国的民族主义,集体的思考,以及阶级、种族或性别的特权意识。”
作为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看了一些科学上的发展史,发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情况:一种很好的研究成果,但因为研究者周围的人,或研究者同时代的社会上的有一定地位、并控制了科学评价的人,无知浅陋,粗俗保守,不承认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新成果和人才,就像分子论的提出到最后人们的认可。这种现象不止于科学史,也是放之四海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做了拿来主义,全盘接收,大肆吹捧。在我们穆斯林群体内,无花果宣扬的,有人或许不认同,但也到达不了敌视的地步,我们需要的是尊重,是平等的对话,学会去容纳与自己不同的想法的人,因为我们是有着共同信仰的群体。如果我们内部本身就没有容忍分歧的雅量,那我们何谈其他的群体对我们信仰的容忍。
一束光照进房间,房间里的肮脏龌龊被呈现,这束光便有了罪。而正是这束光,微弱且渺小,却让屋里的污垢有了清除的可能。
佚名、
2020.11.22
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即将结束,中国社会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似乎一切都一如既往,什么都没有改变。发生于今年年初的一场大瘟疫,又给国人乃至全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作者身在海外,心系祖国,透过重重迷雾,纵览数千年沧桑,试图揭示华夏文明的特征和本质,这是奉献给十四亿华夏同胞的作品,满含着一位伊斯兰学人对同胞对民族的热爱。此书全文十二章,十四万字,二百五十多页,从十月一日起连载,有少量纸质版余书,有意收藏者请直接与作者联系。
《最后的蛮荒》连载系列:
如有意收藏此书纸质版,请与作者微信联系。

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穆斯林们迎来了新的严峻考验。风云突变,气候恶劣,压抑得令人窒息,面对肆虐的攻击和强逼,很多人选择了沉默,然而无花果并没有因此而沉默,他选择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发声。2019年夏天,适逢假期。利用闲暇时间,作者奋笔疾书。他的创作渴望一发不可收拾,灵感迸发,有如神助,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陆续写下了一系列针砭时弊的评论、杂谈,以及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文字获得了数万的点击率,在穆斯林群体中广泛传播,为使更多人看到作者的文字,加上此前的几篇没有发表的讲座,不知不觉已有二十多万字。作者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分成七个部分,分别是诗歌选编、时事杂谈、教法杂谈、历史杂谈、经典杂谈、散文纪事、讲座选编。奉献给更多的读者。
《老无所依》是作者在当今穆斯林所处的艰苦环境之中而推出的特殊的作品,书中的文字将成为这一时代的见证。他反应了作者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冷静思考,但这本书绝不是在推广消沉颓废的思想,读到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发现,意气风发的激情,不可磨灭的理想仍然充斥在字里行间,只是多了一份沉稳,多了一份持重,多了一份深刻,相信睿智的读者,定能理解作者的苦心孤诣。
此书发布于2019年7月,由李威逹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应广大读者要求,新版推出,内容更加丰富,欢迎各位关注。有意收藏纸质版的朋友请直接联系作者。
新版目录
自序
诗歌选编
斋月赞歌
飞鸟之歌
高贵夜之歌
耶利米哀歌
时事杂谈
大学生不能信教吗
深度解析宗教自由
穆黑缘何丧心病狂
三亚小姑娘惹了谁
儿童不能信教了吗
清真泛化了吗
洋葱头惹了谁
改名字的畅想
做最坏的打算
教法杂谈
一百拜可以休矣
模仿谁,就是谁?
传教是一种奢谈?
疯狂的禁忌
历史杂谈
从德尔加多说起
朱元璋是回族吗
从回教到伊斯兰教
胎死腹中的回回国
从张玉皇到丁大卫
浅谈佛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
经典杂谈
山洞章的启示
试论马坚译本的翻译特点
写在古兰经译本后面的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阿语译文)
散文纪事
不朽的丰碑
为你而感动
相约十八岁
今个我泼烦
只是一场梦
小萝莉的愿望
怀念我的父亲
淮草清清香魂入土
凤凰涅槃烈火重生
专题讲座
中国伊斯兰教派简介
如何引导伊斯兰教中国化
怎样对待圣训
穆黑和穆自黑
从回民到回族
民族政策的来龙去脉
马来华人与伊斯兰教
给非穆讲解伊斯兰教
另有其他作品,欢迎关注:
评论
发表评论